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主要原因及调整措施
目前利用主要调整《BP 世界能源统计2005》 数据表明,中国能源消费目前已占世界总量13.6%。另 据《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对世界59 个主要国家资源绩效水平调查排序,中 国资源绩效居世界倒数第6 位。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2005 年底,消耗 总量为21.1 亿吨标准煤,每万元GDP 所消耗能量比十五计划指标上升了27%,比九 五期末上升了7%。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 个百分点。钢、水泥、 纸和纸板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45%和120%。我国一吨煤产生效率 仅相当美国28.6%,欧盟16.8%,日本10.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 15 至25 个百分点。另外,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了20 个百分点;我国建筑节能、建筑高能耗问题十分突出,建筑物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要高50% 以上。 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石油占23.45%,天然气仅占3%。2005 年我国 发电装机已达5 亿千瓦,其中新装机已超过6000 万千瓦,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以煤为 主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转变,未来煤炭仍将在整个能源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作 用。由此导致污染物排放居高难下:从有关部门统计来看,全国烟尘排放量70%、二氧 化硫排放量90%、氮氧化物67%、二氧化碳70%都来自于燃煤。除了能源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外,能源在开采、炼制及供应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影响着大 气环境质量,十五期间,中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原计划到2005 年比2000 年减少10%, 但2005 年统计数据表明,烟尘、化学需氧量等相当一部分污染物减排量均未实现预期 目标。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每增加单位GDP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 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 倍以上,大气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GDP3%到7%。世界银行发展 报告列举世界污染最严重20 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 个,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144 个国家和地区排序中,中国竟然位居第133 位。世界 银行根据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20 年中国燃煤污染导致疾病需付出经济代价达3900 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3%,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后期出现污染公害已经在我国普遍出现,它不仅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到2020 年以后中国将难以回避对温室气体排放 限制承诺。 从能源资源条件分析,我国目前面向外需产业结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我国土地、环境、资源高度消耗和破坏为代价,其中包括大量以矿产资源和高能耗为基础产 品、甚至是能源资源直接出口,这种发展片面追求直接经营者短期利益,忽视了全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是以煤为主国家,石油储量仅占世界储量2%,2003 年人均石油、 天然气、煤炭可采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11%、5%和57%。从90 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已经 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石油净进口国,2005 年我国进口原油1.27 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 到43%,如果按近5 年净进口增长速度推算,到2010 年中国石油净进口就将突破5 吨。到2020年,我国人口按14―15 亿计算,则需要26―28 亿吨标准煤;到2050 年,人口 按15―16 亿计算,则需要35―40 亿吨标准煤。我国原煤开采大部分属于掠夺性开采,是 不可持续开采模式,按专家估计,我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00 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 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23 亿吨,仅可供开采14 年;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为6310 亿立方 米,可供开采不过32 年。专家测算,21 世纪初期我国国内能源缺口量将超过1 亿吨标准 煤,2030 年约为2.5 亿吨标准煤,到2050 年约为4.6 亿吨标准煤。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21 世纪需求外,如不考虑进口,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资源只能维持到2010 年能源消费增 长!据有关部门测算,国际油价每桶变动1 美元,将影响进口用汇46 亿元人民币,直接影 响中国GDP 增长0.043 个百分点。2000 年国际油价上涨64%,影响中国GDP增长率0.7 个百分点,相当于损失600 亿元人民币,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表明,能源供应已成为制约经济 增长基本因素,这一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把节约能源放首位适时调整产业结构
能源短缺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我来答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你的赞赏是我坚持原创的动力
共 0 人赞赏
据视觉中国
关于电力的通讯――部分地区用电紧张 多方表态保供应 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多地限电 部分地区民用受阻
近期,包括辽宁、吉林、广东等地出现电力供需形势紧张,一些地区采取了有序用电、拉闸限电等举措。
受煤价居高不下导致发电厂出力下降、外省输电量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7月以来,辽宁电网供需形势持续紧张。9月10日至22日,共启动6轮III级和3轮IV级有序用电措施,期间涉及23196户次企业,最大错避峰243.67万千瓦,用电影响范围限制在部分工业企业。
9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辽宁省启动3轮II级有序用电措施,个别时段在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最大错避峰416.92万千瓦的情况下,电网仍存在供电缺口。为防止全电网崩溃,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以广东为例,目前该省各市已启动有序用电预案,多地工业企业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错峰用电,居民用户未受到影响。广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文胜表示,近期全省错峰用电安排在1500万千瓦左右,本轮错峰在双台风高温期间曾一度达2100万千瓦。预计9月广东最高统调负荷需求超过1.41亿千瓦,同比增长11%。
对于个别居民小区出现停电现象,广东电网称是由于设备检修等原因提前预设的计划停电,与有序用电无关。计划停电不是限电,供电部门通过转供电、不停电作业等技术手段减少对用户的影响。
煤炭价格高企等多因素导致电力供需缺口
专家指出,当前火电仍然占据我国电力大半壁江山,在上游煤炭价格上涨、下游供电价格上调空间受限的背景下,火电企业发电意愿低迷,直接导致电力紧缺。这也是此次多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出现电力缺口的主要原因。
辽宁省一电力监管部门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他指出,造成辽宁省目前电力缺口主要因素之一是高企的煤价导致发电企业成本不断抬升,发电企业发电意愿持续低迷。
刘文胜也表示,截至9月25日,国际天然气现货价格已上涨至26.4美元/百万英热,折合到厂均价约7元/立方米;国内燃煤价格超过1500元/吨,折算沿海60万千瓦煤机燃料成本超过0.58元/千瓦时,燃气、燃煤机组发电成本均已大幅高于现行上网电价,气电、煤电企业发电亏损严重、经营困难。
部分高耗能产业西迁导致电力需求增长过快也是原因之一。孙传旺指出,如青海1-7月全社会电力需求增长18.0%,而同期发电量只增长了3.9%,造成了当地巨大的供需缺口。云南、广西的情况也是类似,不仅造成当地电力紧张,也对西电东送产生影响。
刘文胜也认为,广东本轮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除了省内机组发电能力有限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广东省经济复苏势头强劲,社会经济发展平稳快速态势带动电力电量均高速增长,1-8月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52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比全国增速高3.5个百分点。尤其目前正是金九银十订单高峰期,二产、三产用电需求持续旺盛,工业用电量30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二是高温加持电量负荷双增长。广东近期气温最高达34℃-38℃,较往年同期偏高3℃-4℃,气温每升高一度,电力负荷便将提高200万-300万千瓦。
各地也有一些其他不同的原因。东北的情况比较特殊。有专家分析称,东北地区使用大量风电,由于天气原因,近几日风速较低,风电发电量骤降。同时,煤炭储备大都在准备供暖,火电厂出力不足。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多是重工业,基本上有自备电厂,这导致国网东北分部调度掌握的工业用电占比不够大,切负荷能力有限。
上述辽宁省电力监管部门负责人指出,东北三省及蒙东地区联络线负荷较大,已从今年夏季的120万千瓦上升至目前的500万千瓦,对华北地区的输电量持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东北地区的电力缺口。
今年以来,各发电企业长时间设备持续运行,因此一部分发电设备存在缺陷需要安排检修,是广东省此轮限电的原因之一。近日装机检修容量700万千瓦左右,随着检修工作不断进行,装机检修容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刘文胜表示。
业内认为,能耗双控是常态化措施,国家早有部署。此次限电的地区有一些并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上半年双控目标预警地区范围内,由此可见,结构性电力短缺是主要原因,能耗双控并不是主要原因。
刘文胜指出,广东本轮错峰用电并不是因为能耗双控工作。广东坚持依法依规推进能耗双控工作,避免一刀切做法,对未批先建等两高项目依法依规采取停工、停产整改等措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时,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用电,重点限制两高企业用电。
多方表态全力保供 电力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
业内预计,在各方努力下,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逐步得到缓解。
具体措施包括: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加强用电情况监测,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服务好用户,回应好关切;严格执行政府制定的需求响应与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全力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严格落实供电保障责任,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电网运行应急值守,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9月26日,辽宁、吉林两省份均召开会议,对电力保障工作进行安排,并提出要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辽宁省工信厅提出要精细组织有序用电,细化优化用电方案,避免拉闸限电涉及安全生产、民生和重要用户。吉林省视频调度会部署提出,确保储备煤足量达标,做到采暖期电煤不断供、暖气不停供,维护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此前两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今年四季度发电供热用煤中长期合同煤源已全部分解到各重点产煤区,下一步将全力推动合同全覆盖,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国家能源局26日发布消息,9月23日至25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带队赴宁夏、陕西,深入生产建设一线,对煤炭、天然气增产保供进行现场调研督导。有关业务司已分别赴京津冀、蒙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督导煤炭、天然气保供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今冬明春重点地区民生用能需求。
受访人士建议,尽快出台应对一次能源价格过快上涨的相关政策,提高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进一步加强煤炭和天然气供应。此外,相关地区、部门应抓紧研究,严格执行煤炭中长期合同,在发电供热企业和煤炭企业今年已签订中长期合同基础上,再签订一批中长期合同,坚决守住民生用煤底线。
孙传旺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在终端电力价格的表现上适度恢复电力的商品属性,加强储能与备用机组的应急能力,提高供给侧积极性,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王志轩表示,要以系统思维认真研究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问题,坚持先立后破,先立就是要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有序快速发展新能源,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各种电源有效配合,提高整体效能。
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大神们帮帮忙
子君 1 级
2018-11-03 回答
原因: 1.人口过多,消耗的资源自然也多。 2.工业的快速发展。 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4.交通工具的消耗。 措施: 1. 西气东输等把西部的能源调到东部的工程。 2.节约使用。 3.与多个国家进行能源合作,获得更多能源。 其实总结起来就四个字:开源节流。 纯手打,望采纳!